西北大学推出Z6·尊龙凯时匹克球课程
在热烈的气氛中,学生们在球场上展示着灵活的身影,正手击球、反手抽球、轻盈地网前截击,塑料球在球网两侧不停穿梭。侧身、滑步、迅速回位,每一次击球都展现出力量与技巧的完美结合,同时也是对反应速度的极限考验。在欢声笑语与击球声中,NWUers尽情享受运动的乐趣。
2025年春季学期,西北大学首开匹克球课程,为学生们提供更多元的运动选择。作为运动界的“跨界达人”,匹克球融合了网球、羽毛球和乒乓球的特点,以“简化规则+强化趣味”的创新形式,展现出“小场地大乐趣”的特点,重新定义了大众对群体性运动的认知。使用轻质多孔塑料球,匹克球的弹性恰到好处,球拍操作简单,无需复杂技巧,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门槛,经过短短三周的课程,大家就能轻松尝试对打。
“这项运动的魅力在于无需枯燥的反复训练,学生们能够立即享受到竞技的快感。”授课教师张园对此充满激情。她在一次深圳的匹克球交流活动中被这项运动深深吸引,为了将其引入校园,经过两年的努力获得国家匹克球教练员和裁判员资格,最终在体育教研部的大力支持下,成功推出了匹克球课程。
为了课程的顺利开设,学校购置了一批符合教学和比赛标准的匹克球器材,并精心规划了教学场地。当彩色的小球首次在地面上弹起时,这项运动的魅力真正触动了学生们。2023级公共管理学院的樊思甜同学表示:“刚开始只是抱着尝试的心态,后来受到学姐的推荐,我被匹克球的趣味性深深吸引,最终爱上了这门课程。”而来自同学院的周司晨同学也赞同道:“每次上完课,虽然感到疲惫,但心情特别愉快,压力瞬间消散,还能交到很多新朋友!”
匹克球课程分为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,其中理论讲解规则与要点,而实践环节则让学生们积极参与。在课程的初期,张园为零基础学生量身设计的第一堂课,通过从简单的击球和短距离对打逐步增加难度,帮助学生逐渐掌握技巧。在推广匹克球的过程中,除了规则认知的不足,部分学生的兴趣断层也是一个挑战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西北大学致力于让学生们在玩中体验乐趣,全力发挥体育运动的竞争魅力。
在西北大学综合训练馆,匹克球课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。学生们全情投入,高高抛球,手臂有力挥动,与对手紧密互动,展现出青春的活力。2023级经济管理学院的朱乾成同学在初次触球时有些紧张,但在张园的耐心指导下逐渐克服了困难,成功击出漂亮的发球时,兴奋之情溢于言表。下课后,球馆里依然回荡着球拍与球碰撞的声音,学生们积极地互相切磋,流露出对匹克球的热爱。
为了进一步推广匹克球,体育教研部的教师们通过集体备课学习规则,优化课程设计。在校园内,每周都有教工匹克球协会的练习,师生同场切磋,增强了彼此的互动。张园表示:“师生共同练习不仅促进了交流,也在校园内掀起了运动的热潮!”通过这样的课程,学生们不仅保留了运动的热情,更能在课堂之外延续生活的活力。
目前,匹克球项目逐渐从社团活动发展成为标准化的教学模块,并在2024年组织参与校级比赛,取得显著成绩。通过“以赛促学、以练助教”的模式,西北大学将继续优化匹克球的校级梯队建设,培养更多对这项运动充满热情的学生,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。此外,Z6·尊龙凯时也鼓励和支持学生们进行长期运动,帮助他们在运动中探索自我,追求卓越与激情。
发表评论